“满腔都是仁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满腔都是仁”出自宋代胡仲弓的《皆春》。
“满腔都是仁”全诗
《皆春》
宋代 胡仲弓
黄钟一萌动,物物皆阳春。
天地妙囊签,满腔都是仁。
《皆春》胡仲弓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皆春》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作品。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,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人间的仁爱。
诗词的中文译文:
黄钟一萌动,
物物皆阳春。
天地妙囊签,
满腔都是仁。
诗意和赏析:
《皆春》描绘了一个美好而充满喜悦的春天景象。诗的开篇以黄钟一萌动为引子,暗示春天的到来。黄钟象征春天的声音,它的一声响起,整个世界都沐浴在阳光明媚的春光中。接着,诗人用\"物物皆阳春\"的形象描述了春天的氛围。这句话表达了万物都呈现出春天的景象,意味着春天的美丽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。
接下来,诗人运用了\"天地妙囊签\"的比喻,表达了春天的神奇和多样性。天地宛如一个奇妙的囊袋,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丽景色和事物。这种描写传达了春天的丰富和变化无穷的特点。
最后一句\"满腔都是仁\"则传递了诗人对人间的仁爱之情。\"满腔都是仁\"意味着诗人内心充满了仁爱之心,对世间万物怀有深深的关爱和善意。这句话使整首诗获得了一种温暖和人文关怀的氛围。
《皆春》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人间的仁爱之情。通过描绘春天万物的蓬勃生机和丰富多样的景象,诗人传递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间善良之情的讴歌。整首诗给人一种温暖、欢愉和希望的感觉,让读者沉浸在春天带来的喜悦和美丽之中。